家长需要回归到自身去,更多的觉察自己,了解自己,完善自己,稳定自己,学习如何去听懂孩子,理解孩子,如何陪伴孩子,回到这些上面去,这样对孩子就会真正的有帮助。
2023-10-23 08:09:40家长
今天在擦阳台门玻璃的时候,觉得自己已经把自己这一面擦得很干净了,但是当到玻璃的另外一面去擦的时候才发现,刚才擦的那一面还有很多地方没有擦干净。
2023-10-21 08:09:26
有什么需求我们要直接给对方表达,最好是温和的表达,因为不表达往往对方不知道,而带着情绪去表达又容易导致状况会更糟糕。
2023-10-20 08:08:16
只是我们不是天才,我们没有那么好的记忆力。只有放下对自己的高要求,高期待,然后踏踏实实的一遍一遍的来,我们才能有更好的成长。
2023-10-19 08:06:55
当孩子出现状况之后,很多家长开始加入学习成长的队伍,虽然说最开始的时候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但是这也是好事,毕竟迈开了学习成长的步伐。
2023-10-18 08:29:40孩子
有的人说学焦点对教育孩子更有帮助,有的人说学叙事对教育孩子更有帮助,也有的人说其他这个那个学派对孩子教育更有帮助。
2023-10-15 08:26:50
当孩子出现状况之后,作为家长难免会着急上火,试图能快速找到一个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法,要么是希望有“高人”能指点迷津,要么是希望能听一些课就能让孩子改变。
2023-10-14 08:25:51改变
在咨询的过程中遇到不少的妈妈,把孩子放在了过于重要的位置,而自己是非常卑微的,甚至在孩子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出,时刻提心吊胆,生怕孩子会有一点点的不高兴。
2023-10-12 08:30:01孩子
我们不会因为学了心理学,在生活中就心理学一定会一帆风顺。当生活中出现状况的时候,我们依然会迷茫,会手足无措,会纠结会挣扎。
2023-10-04 08:04:54
所谓有限制的自由,就是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要给孩子自由,但是又要有限制,毕竟孩子还小,我们对孩子是有监护权和教育的责任的。
2023-10-02 08:08:13
作为家长,在孩子出现状况之后,凡是我们用顺手而无效的方法,最好都先别用,而我们不太顺手不太习惯,甚至可能还有一些痛苦但是却有效的,则可以考虑多用。
我们作为家长在听孩子说事情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顺口给孩子说过“不存在的”,“没事的”,“怎么可能”,“肯定是你……”等等类似的话语?
在我们学习了之后,我们可能听过一句话,就是相信相信的力量,但是我们又会有纠结,因为我们会陷入管与不管之中,管吧好像就是不相信,不管吧自己又担心。
2023-09-26 08:10:49
很多家长会问我,孩子的情况要不要管?我的观点一直都是,如果管的有效就管,如果管的无效就少管,或者不管,如果不但无效,而且情况更糟糕,那就先不要管。
2023-09-25 08:09:46
如果孩子厌学了,如果当下我们说的很多话不起作用甚至起反作用,如果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已经近乎水火不容,如果我们用了各种办法,但是孩子的状况却越来越糟糕,那么就去硬逼着自己忙起来,让自己先去少关注孩子吧。
2023-09-24 10:20:25厌学
可以每天给自己多安排一些正事,成为任务和习惯,这样不管怎么样,每天都会累积做一些对我们有用或者有帮助的事情。当然没有了任务和目标的时候,就容易陷入多巴胺的控制中。
2023-09-23 10:19:02
放下专家的姿态,更多的以双专家的方式去咨询或者交流。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来访者或者孩子的动力,更多的把他们的想法以及符合他们情况的办法给找到,而不是把我们以为正确的有用的方法教给他们。
2023-09-21 08:32:36来访者
在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中,自我成长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只不过在初学的时候很多人是不太有这个意识的,不过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这个意识会越来越强烈。
2023-09-17 08:00:50
最近吃饭,比较喜欢去吃单一做某一样菜的饭店,或者去吃他们写在门店牌子上的菜,大多数都还不错。如果看到上边写的啥都做,在进去吃之前我就会担心好不好吃。
2023-09-16 0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