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谨言慎行可能就显得非常非常的重要,同时与人为善,为他人着想,能帮助他人的时候就力所能及的去帮助,能说好话就不出恶言,福往者福来,爱出者爱返!
2024-11-11 08:07:37
每个人的经验都是有偏颇的,但是基本上绝大多数的人在很多时候都会先相信自己的经验,哪怕自己的经验已经被证明是无效的,但是依然可能还要再试一试。
2024-11-10 08:05:41
这个时代已经相对更为包容,更为多元,我们也都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至于其他人怎么看那是他们的事情,与我们无关,只要是不违法不违德,做我们自己的即可。
2024-11-08 09:26:45
有的人在生活中随时都处于焦虑不安之中,生怕会出一点点差错,生怕生活有什么样的变化,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就紧张不已,生活中真的有那么多的大不了的事情吗?
2024-11-07 08:03:39
在陪伴孩子们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只要是父母接不住孩子状态的时候,孩子就容易往后退或者是出现反复。
2024-11-03 08:11:16陪伴
尊重他人的选择和现状,这是我们作为成年人是必须要具有的边界的能力,否则的话,我们就特别容易帮到忙,还是那句话,每个人每家的情况都不一样。
2024-11-02 08:10:19
有所成就的人,往往都是特别专注的人,能持续的深挖一口井,持续的在某一个领域上,一直钻研钻研,钻研到别人很难达到的程度。
2024-11-01 08:14:30
在咨询中要都问你感觉怎么样?少说我感觉怎么样!因为我感觉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是说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行,而是表达自己的观点,容易带着自己的预设。
2024-10-31 08:13:32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会见很多人,会有很多人有链接,但是我们绝大多数的痛苦和幸福,其实都来自于身边的那几个人。
2024-10-30 08:12:03
那些让我们难受的人或事其实都是来成就我们的,来磨砺我们的,遇到不舒服的人和事,我们可能下意识的要么想逃避,要么想硬刚,我们可能会下意识的被我们的情绪所左右,而看不到这些事情其实都是我们成长的机缘。
2024-10-29 08:10:24
每天都需要接触很多很多的人,每天微信上都有大量的信息,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对于以下的一些情况建议有所改变,当然只是个人的建议,仅供参考!
2024-10-28 08:05:56
一时的应对可以靠技巧,但绝对的实力一定是靠足久的努力。如果一个人有想走捷径的心,那么这个人就很难做成事,虽然一时会很快,但是最终很难走足够的远。
2024-10-27 08:07:20
只要孩子没有了勇往直前的心,接下来即使高考的分数低很多就行,但依然很难考出特别理想的成绩,并且在我看来,很可能会导致后续遇到事情就想走捷径。
2024-10-26 08:06:24
长期学习的好处就是,除了知识和专业能力不断的累积之外,自己对人生、对很多方面的思考也越来越透彻,越来越朝着通透的方向前行,越来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2024-10-25 08:05:32
另外学习不要读表面文章,也不要只执着于字句的意思,而是有从更广阔的生活里,经验里去学习,去成长。
2024-10-24 08:05:13
人年轻的时候容易对他人抱有幻想,期待着这个亲戚能不能帮自己,期待着那个朋友会不会给自己帮点忙,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现,不要对任何人抱有期待和幻想。
2024-10-22 08:12:38
很多时候做事靠的可能就是这样的信念,但是新年肯定也不能当饭吃,适度而为,不能太过,比如我要是一天三顿都不吃饭,并且告诉自己不饿,那绝对是不行的。
2024-10-20 08:05:40
我们作为成年人,尤其是非常忙碌的成年人,有可能太多的陷入理性,更多的只是思考自己的需求,而忽略了感性,忽略了关注自己的内心和他人的内心,总而言之就是忘掉了要关注人。
2024-10-18 08:06:22
生活中最怕和没有边界感的人在一起相处,因为人没有边界感可能就会随意的侵入他人的世界,关键还不自知,还以为这没有啥或者觉得是对他人好。
2024-10-17 08:11:04
生活中绝大多数事情都没有理所当然,或者说所有的事情都没有理所当然,当我们用理所当然的心去和人相处的时候,就会引发很多的矛盾或者冲突,反正不会太顺畅。
2024-10-15 08:19:04
人生短短数十秋,不要总想着以后要如何,要让每一天都真正的在活着,因为我们不在于活了多久,而在于真正的活了多久。
2024-10-13 08:07:47
很多人都会心疼我,觉得我每天的工作太繁忙,同时要回复的信息太多,事儿太碎,太杂,对此我是很感激的,因为很多人很关心我,但同时我自己没有觉得累,也没有觉得忙碌的实在受不了。
2024-10-08 08:17:22
作为家长大事,该管管,该说说,当然了如果自己能力和见识都不够的话(虽然很多家长在这一块也没有自知之明),最好还是让孩子去借力,同时多听听孩子自己的想法。
2024-10-06 10:12:51
很多人会觉得焦点解决比较简单,但其实焦点解决一点都不简单,觉得简单,可能是觉得容易理解,觉得那些问句也容易学会。
2024-10-05 10:11:43焦点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