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114 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联系人:刘老师
手 机:13673691956微信同号
知识

《保持常无、常空之心》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3666天

2025-02-18 08:12:05  来源: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作者:刘友龙

       世间之事,有无相生,当我们内心有太多的有的时候,我们也就很难得到更多的有了,因为有太多了,心装满了,更多的东西就进不来了。只有内心保持常无的状态(无同空,所以也是常空的状态,就是我们常说的空杯心态),然后才能装得进东西,才能产生更多的有。所以当心有了也就无了,当心无反而就有了。

       无和空并不代表真正的没有,这只是一种状态,或者说心态。所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学知识是不断的增加的,也就是为学日益。我们内心的有是要逐渐的减少的,要逐渐的去掉自己各种的私心杂念,去掉各种私欲,去掉功利心,攀比心,傲慢心,贪心,嫉妒心,浮华心,着急心等,这就是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指的是修自己的心,修到这些私心杂念几乎都没有了,那么就能达到无为的状态,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规律而为,放下目的与功利心的区位。这个时候就能无所不为了,也就是做什么基本上都能做成,都能做好,没有什么比放下功利心有顺应规律去做事情更能让事情做成。

       要想修自己常无、常空之心,必须不断的在事上磨,在事上练,在事上修,不断的保持觉察。只要自己的“有”的心一出来,各种不好的心一出来就立刻意识到,然后就要节制,就要克制,就要调整。如此有的心也就少了,无的心也就多了;反而,拥有的也就多了,没有的(无的)也就少了。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