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那么多“鸡娃”的家庭,多年“鸡娃”一朝失败,然后孩子在家躺平很久,短则大半年,多则数年。于是当前有很多的家长开始躺平,完全的随着孩子。也有不少的家长不知道何去何从,到底要怎么样做才好?对此我的思考是:顺其自然,孩子该培养肯定要培养,只要不用力过猛就好。
“鸡娃”失败是因为太过于不尊重成长规律,不尊重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尊重年龄特点,换句话来说用力有点过猛。小事上过于苛责,家长过于情绪化,要求过于严格,过于督促,过于强迫,过多的责备等,导致孩子在学习上成长上等很多方面丧失了动力,自己的主动性没有出来,或者说在小的时候出来一些,后来又被消磨殆尽。所有我们太过于在意的最后往往都容易失败,因为太过于在意,所以一般会反应太过于激烈。很多事情本身不是问题,我们的反应过度才是问题,因为我们的反应过度会导致很多的问题的出现。
我个人观点是,家长相对躺平比“鸡娃”要强一些,因为这样的话,孩子可能会保留更多一些的积极主动性,只要人有积极主动性,成长的过程中很多的事情就不是事情。当然了,可能更合适的既不是躺平也不是去“鸡娃”,而是该陪伴的陪伴,该相对要求的相对要求,但是更多时候是和孩子合作,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根据孩子的爱好,去和孩子交流讨论孩子的想法,这样家长岂能起到督促的作用,又能随时了解到孩子的情况,孩子的动力也会存在更多。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还是需要家长的陪伴和督促的,只不过家长需要知道怎么样去和孩子合作,而不是完全的以自己为主,也不是完全不管。
教育孩子没有容易的,每家情况也都不一样,只能边走边摸索,找出适合于自家孩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