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114 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联系人:刘老师
手 机:13673691956微信同号
知识

《伦理规则更多的凭自觉》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3639天

2025-01-22 08:57:17  来源: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作者:刘友龙

         为了让团队成员更清楚心理咨询伦理规则,特意邀请到中国台湾地区心理咨询师法立法推动者和参与者林家兴教授,于年后给大家进行伦理内容的培训(本课程不对外,仅针对中原焦点团队成员),为了让大家通过课程能有更多的收获,所以特意在课前这一个多月里共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工作伦理守则。有的老师问到,关于伦理规则这一块怎么样更好的执行?我想这一块更多时候还是凭我们的自觉,虽然有精神卫生法的规定,虽然也有伦理守则,但是在实际中,伦理委员会很难管到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以外的成员,而绝大多数的心理咨询师都不是注册系统的成员。 

        作为心理工作者,时不时的就会看到一些号称是做心理咨询,但其实非常不遵守规则,当然也可能压根就不知道规则的人。并且这些人单从经济利益来说还不错,或者还很不错,倒是恪守自身伦理的人好像寻求来访者反而很困难。这就导致一些心理学爱好者很困惑,在这个劣币驱逐良币的环境下,要不要遵守伦理?要不要向网上的那些人学习?我个人观点是还是要去遵守伦理的,能全部遵守最好全部遵守,不要抱着侥幸的心。我们只看见了人家的当下所谓的繁华,但是可能却不知道背后的风险和隐患有多大,那么多的咨询伦理规则,不是对我们的约束,而是对我们的保护,每一条规则都是很多的心理学前辈们吃过亏的。

       尽量不要有侥幸心理,不出事不出事,出事可能都是事。并且从长久来说,职业伦理是让我们走得更远的重要原则和底线,这和机会主义以及金钱至上的理念是不同的。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