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事情我们喜欢在事上谈,事上的时候往往并不一定适合谈事,比如孩子正在写作业我们不断的去修正,比如孩子正在吃饭我们不断的去唠叨,这样的话都可能会导致事也谈不好情绪也不好,同时关系也很糟糕,然后就会导致负向强化,当事人会越来越讨厌,越来越不喜欢所做的这些事情,因为事情给他带来的都是不好的体验与感受。
就像多少家长都是因为作业而大动肝火,导致家长和孩子都不舒服,状况越来越糟糕。其实很多事情完全可以事先谈,或者是后谈的。因为即使在事儿上谈,当事人情绪不好的时候,也是听不进去的。尤其是人在做事的时候,是最讨厌别人来说自己这不好,那不好的说一两次还行,说多了会感觉到自己被否定,本来就在做事情,然后被唠叨,就容易导致变得焦躁,暴躁。
等事情结束,情绪相对稳定或者相对还不错的时候,花时间正式的谈一谈,同时我们自己要对自己有觉察,让自己保持一个相对不错的状态,这样的谈话可能会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