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114 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联系人:刘老师
手 机:13673691956微信同号
知识

《不吃那就不吃吧》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1621天

2019-08-06 23:37:50  来源: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作者:刘友龙

           孩子班上午的时候吃了一点点的零食,然后又想着车上还有一小包旺仔小馒头,于是吃饭的时候就不吃饭了,说不饿。我心里想,行,不吃就不吃吧,但是有几件事要说清楚。于是反复询问了孩子吃饭的意愿之后,向孩子说明了几件事情:

           1,如果不吃午饭的话也可以,但是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晚上爸爸妈妈吃饭之前,只有那一小包小馒头,别的没有什么别的东西可以吃;

         2,看见有卖的吃的东西,或者买的可以吃的东西,一律不允许说饿,不允许闹着吃,即使闹也没有用,因为是自己的选择。

        3,自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最后再确认一遍,想好了吗?确定要不吃午饭吗?

         把规则都说清楚之后,孩子确认想好了,结果刚刚出门看见卖铁板豆腐的,就想让买一份说自己饿了。对此我当然要非常坚定规则,因为规则是孩子自己选择的,所以孩子就说:那好吧!

          后来又经历了一系列的吃的诱惑,但是再饿也只能喝点儿水,不能吃东西,因为是自己的选择,对此我没有什么不忍心,反正一顿饭不吃也不会饿坏。

         一直坚持到晚上6点多,在孩子反复的催着我们去吃饭,并且非常肯定的说以后到吃饭的时间,即使不饿也要吃一些饭,我和爱人也确实饿了的情况下去吃的晚餐。

           孩子狼吞虎咽地吃了半盘“硬”菜(鸡蛋,肉,蔬菜),半个馒头,一大碗粥。

         孩子的特点是越让他吃,他越不吃,既然选择不吃那就都不吃好了,我改为一点让孩子吃的心都没有,不再劝他,这和他商谈接下来的规则,然后和善的坚定,让孩子从从“你要吃”变为“我要吃”。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