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家长给孩子说一些问题或者事情的时候,更多时候只是需要家长认真地倾听,不需要家长给予建议,更不需要给予评价。此时如果家长能认真地倾听孩子,用心的去感受孩子,或者在孩子同意的情况下和他们共同去探讨怎么样做会更好,那么孩子将会更愿意与父母沟通。
重点:孩子要的可能只是倾听!
2,当孩子考试失利之后,许多家长注意到孩子不但没有更努力,反而在家里玩手机看小说打游戏,其实这个时候是孩子在自我疗愈,自我调整负面的情绪。不要以为孩子不在意,孩子比谁都在意,城市里的孩子无法互朋引伴,也没有更多的朋友,所以更多地通过,手机,游戏,或者小说,排遣自己的不良情绪。
他们的目的是排遣之后可以更好的去努力,不过这种牌前一般都会被家长打断,进而导致孩子很愤怒,情绪更糟糕。
重点:孩子无法在有情绪的时候去做事情!
3,许多家长为了孩子而去改变自己,成长自己,于是特别期待从孩子那得到自己已经改变的验证,只是很遗憾,许多时候孩子都会说家长没有变化,甚至会说,白学了!
作为家长不要太过于在意孩子这样的说法,孩子不说,家长改变,并不等于他不认为改变,如果他不愿意给家长说,就像当孩子改变了,家长通常会给别人说,但是对于孩子还会打压,因为害怕孩子骄傲。同样的道理,孩子也怕家长骄傲!
重点:家长的改变孩子通常都是看到的,不说并不代表没看到改变!
4,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我们说的话,孩子听着歌,或者左右扭动着,或者不屑一顾的样子。其实是孩子在提醒我们,我们说话的方式他们不喜欢听,我们谈话的内容她们不感兴趣,但是他们又不想直接顶撞我们,于是他们就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提醒我们需要作出调整,但是我们会通常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