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114 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联系人:刘老师
手 机:13673691956微信同号
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什么是关注人》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90天

一直在说关注人,有的老师问,什么是关注人?什么是关注事?

2020-11-18 23:20:55

《谁不想更好》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89天

每个孩子都想更好,好多时候他们是在积攒力量,虽然有的时候积攒的时间比较长,其实他们比我们要着急,毕竟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2020-11-17 22:59:55孩子

《烦恼代表拥有》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88天

生活中难免有各种各样的烦恼,烦恼代表着拥有,代表着对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2020-11-16 22:36:12

《成就感》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87天

讲师班学习证书背后我都会打上八个字:谨言慎行,师德为上!无论何时,德是大于识的,就像咨询中道是大于术的。教书育人,对得起知识,对得起受众,如此,足矣!

2020-11-15 22:40:51

《连成线去看改变》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86天

当接纳了也就容易尊重了,尊重了关系也就容易建立了,也就更容易达成合作的关系,去共同面对问题,改变现状了。

2020-11-14 22:49:41接纳改变

《孩子厌学,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85天

孩子一旦发展到不上学再重新回到学校会越来越困难,因为学业会越来越跟不上,越来越习惯于在家里边的生活,越来越怕老师和同学的眼光。

2020-11-13 20:45:15孩子厌学

《如镜子般澄清》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84天

当我们能更多的能听到来访者的声音,更多的呈现来访者的部分,当不管是来访者还是我们自己都几乎忘记了我们的存在的时候,我们就越来越像一面镜子了。

2020-11-12 23:22:43来访者

《身体很智慧》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83天

我们和我们的身体最好是一种合作的关系相处,而非身体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我们需要倾听身体的声音,及时注意到它的善意提醒,需要对它好一些。

2020-11-11 19:55:41倾听

《感冒“帮”我休息》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82天

或许等到接下来又该忙忙碌碌的去工作,不管怎么样,因为感冒最起码有了大概一周的放松,感冒“老兄”谢谢你的到来!

2020-11-10 23:34:39

《我都是为你好》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81天

不过等到孩子慢慢的长得更大的时候,或许也就逐渐的理解了父母的苦心,于是曾经的孩子又成了父母,又开始对自己的孩子苦口婆心的说,我都是为你好!

2020-11-09 23:38:44孩子父母

《“盔甲”是用来保护自己的》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80天

做南风和北风的故事里的南风吧,和煦的风徐徐吹来,“盔甲”依然就会脱掉了!

2020-11-08 23:43:02

《触动情绪说明在乎》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79天

遇到情绪的点的时候,都先去做一些觉察,这样的话可以更好的进行自我完善。

2020-11-07 22:59:06

《我们不仅是父子,还是朋友》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78天

希望能和孩子做更长久的朋友!

2020-11-06 23:32:47孩子

《多久没有好好的陪孩子玩儿了》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77天

很多孩子都是越长大越孤单的,孤单朋友便少了,而且父母和自己好像越来越远,父母好像只关心自己上不上学?考得咋样?作业做完了没有?怎么又玩手机了?

2020-11-05 21:40:33孩子

《沟通非沟通,陪伴非陪伴》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76天

注意孩子需要什么,这个真诚的多去问问孩子就知道了。

2020-11-04 23:56:41孩子

《孩子出状况是个大概率事件》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75天

孩子出状况是个大概率事件,并且很多时候来的非常突然,也不一定因为个啥,孩子突然就有情况了……

2020-11-03 23:16:10孩子

《当孩子说上学却没上》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74天

许多厌学的孩子都会出现这样的一个情况:就是说去学校,但是最后却又不去。不是出现一次,而是会出现很多很多次,经常如此,为此家长特别的生气,无奈。

2020-11-02 22:20:18厌学

《家长可以有期待吗》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73天

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学习成长,如此才能更好的去表达自己的期待,以及和孩子达成相对良好合作关系。

2020-11-01 23:48:52家长孩子

《妈妈的改变有多重要》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72天

当每个人都沉下心来去改变自己的时候,对方也就开始改变了。

2020-10-31 23:46:39改变

《努力的把孩子送到“好班”后》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71天

踮踮脚就能得到的对孩子来说往往是最合适的,如果家长花了很多的心思,最后孩子在班里垫底儿,甚至导致出现更多的状况,这可能会得不偿失。

2020-10-30 23:39:23孩子

《你是去学习的,又不是去交朋友的》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70天

所以家长们切记不要以我们的观念去给孩子说,朋友不算啥,有没有朋友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学习之类的话,孩子会瞬间不想跟我们交流。

2020-10-29 20:20:24家长孩子

《鸡精少许,盐若干》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69天

如此慢慢的也就真正的懂得鸡精少,许盐若干的意思了。

2020-10-28 23:39:35

《中立》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68天

当然,完全的中立不存在,我们都难免会有自己的观点冒出来,冒出来很正常,但是要训练自己及时觉察到的能力,然后及时的调整,实在不行先不说话或者很简单的回应!

2020-10-27 23:10:51

《重组优化,持续前行》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67天

希望更多的老师能在专业的路上走得更久,走得更远,惠及自己家人以及更多人。

2020-10-26 22:15:49

《先听懂孩子在说什么》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66天

倾听是心理咨询那边最难学的技术之一……

2020-10-25 23:26:54倾听

《无需羡慕他人》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65天

多看优势与资源,多看抱怨的背后的期待与关爱,接受生命的常态,珍惜拥有,把握现在。

2020-10-24 17:00:32

《三五百场之后再看》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64天

中级平台一直都在,浩浩荡荡的同行者,一起抱团前行,小步精进!

2020-10-23 23:45:41

《不坐而论道》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63天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能做点啥去做点啥,能改变一点现状是一点,只要行动着最终都会好起来的。

2020-10-22 23:39:47改变

《情绪好是很重要》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62天

情绪好一些,关系好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跟孩子去聊一聊,当然这个时候仍然是以听孩子说为主,不要想着怎么去通过聊,通过谈话去改变孩子。

2020-10-21 23:16:50孩子

《当孩子说要去学校》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61天

反正不管怎么样都是挺考验家长的,当家长能做到足够的云淡风轻的时候,也就是孩子能基本顺利的进学校的时候。

2020-10-20 19:24:40家长

《你想说的都先别说》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60天

有观点很正常,但是不要让观点影响到整个的咨询就好。

2020-10-19 23:15:27

《别高兴太早》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59天

这是一场持久战,家长需要持续的学习,孩子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去做做咨询,然后就是足够的耐心,慢慢的陪伴和等待吧。

2020-10-18 16:40:09陪伴

《腿不方便,手可能灵活》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58天

在实操中去完善,做自己当下能做的部分就好了。不贪功,不冒进,刚开始从陪伴做起。

2020-10-17 11:02:09陪伴

《孩子厌学常见规律》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57天

当孩子不能正常上学之后,无论是对于孩子还是对于父母,甚至对于整个家族来说都可能是一场灾难。

2020-10-16 18:00:15孩子

《老电影咋就那么好看?因为真实!》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56天

去除浮华,留存本真,可能是当前许多人比较需要但又很缺少的东西。

2020-10-15 22:00:21

《用具体化去化解不当的内化》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55天

来访者就会发现自己原来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笨,不但不笨,在有的地方还是很优秀的,只不过之前都被自己认为的笨给掩盖了。

2020-10-14 23:00:07来访者

《仪式感》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54天

以上种种都需要在开班的时候以仪式的形式来讲述清楚!

2020-10-13 22:00:20

《迷雾重重看不清》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53天

当远方有迷雾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很容易站在原地不动,自怨自艾,抱怨命运的不公,既担心现在,又焦虑未来,多少的时光和精力在担心与焦虑中蹉跎而过。

2020-10-12 22:50:15来访者

《您会魔法吗?》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52天

当然了,每个孩子的脉络不同,自我思考的程度不同,家庭氛围不同,家长的觉悟也非常不同,有的咨询可能好多次也不一定有明显的改变,有的一次就能有大的变化,这些都不一定,无论变化快还是慢,多还是少,这些都是来访者的功劳,我只是见证者与陪伴者!

2020-10-11 23:10:59孩子来访者

《有事没事聊一聊》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051天

所以,家长在孩子出现状况以后别一个人闷着,最好是找到能理解自己的,正向的人好好的聊聊说说,避免越想越糟糕陷入思维的恶性循环!

2020-10-10 23:45:09家长孩子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