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聊,焦点解决如何应用于提升学习动力,前面我们讲到,希望感和成就感也会非常影响一个人做事的动力。
如果一个人感觉自己即使再努力也不可能得到他自己想要的,那么他可能就不太愿意继续去努力,当事人就会很容易放弃掉自己要做的事情,不是不想努力,而是感觉努力没有意义。
同样,如果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遭遇到的基本都是挫折与失败,得到的评价基本上都是否定或者打击,反正差不多都是不好的感受的话,那么可能他也不会太想继续做这件事情。甚至可能尝试也不想尝试,因为尝试就可能意味着再次受到伤害。
一个人做事的希望感往往源自于他感觉自己是能实现的,他是能想到他实现之后的模样的。我们生活中经常会更多的和当事人探讨,如果不好好的做,事情会有多糟糕,后果会有多不好。只是,我们可能很少去探讨:如果实现了会有哪些好?实现了会有哪些不一样?怎么样可以更好的去实现?做些什么可以让我们朝着目标更近一些?
成就感指的是自己做完事情以后得到的自己还不错的感觉,这个感觉往往源自于优势,资源,成功经验被看到。生活中我们会更多的关注当事人的失败经验,当事人的不足之处,我们会非常敏锐地指出来,并且义正言辞地给对方说是为了他好。如果对方不接受,我们会说对方不虚心,然后我们还可能会顺便说出来一堆我们认为的缺点。越是如此,当事人接下来继续去做事情的动力也就越弱,可能越会感觉自己不行。
更多的去关注当事人做到的部分,以及做到的部分是怎么做到的?用了哪些方法?将成功经验进行详细的探讨,可以让当事人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希望感,也会更有动力继续去做更多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