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抱怨自己被老师冤枉了时,我们怎么做相对会更合适?要想知道怎么做更合适,首先需要能换位,能感受到孩子大概是什么样的感受,孩子可能是怎么想的?孩子大概需要什么!
换位体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说白了,就是心理咨询里的共情能力。我们可以把我们想象成孩子,我们又回到了孩子的时代,我们在学校里边儿被老师冤枉了,我们的内心可能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可能会委屈,我们可能会愤怒,我们可能会焦虑等。那么,我们如果愿意给我们的父母说的话,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信任父母,说明我们在父母那,是相对有安全感的,说明我们希望从父母那获得力量,获得认可,获得理解,获得支持!
那么当我们是孩子,我们被老师冤枉了之后,我们希望父母,说点什么呢?我们希望父母说:“肯定是你的错,要不然为什么老师不说别人呢?”吗?我们肯定不希望!那么孩子希望吗?孩子当然也不希望,如果我们那样说的话,孩子可能立刻就和我们翻脸了。孩子需要和他是一伙的,孩子需要我们理解他们,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和孩子共情,很真诚的给孩子说:“遇到这样的情况,那你一定很委屈吧!”,或许孩子的话匣子就立刻就打开了!
接下来,家长更多的倾听,不评价,不建议,不指导,因为只有等到孩子的情绪缓和下来了,许多的话才能听得进去,一个人在情绪上来的时候,给他说什么,可能都是没有用的。
当孩子的情绪状态缓和下来的时候,家长也不需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只需要让孩子也换位感受就可以了,把孩子作为老师的角色去感受,感受一下自己如果是老师的话,根据当时的场景可能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可能会怎么做等等!或许到这一步,孩子的问题自己就已经解决了,不需要我们再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