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的文化讲究“和为贵”,所以当孩子与他人有矛盾时有的家长很容易采取直接安抚对方、批判自己孩子的方式,避免给他人落下“护短”的口实。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太想与他人有太多纠纷的,当遇到事情的时候经常会本着能少一事不多一事的态度息事宁人。
从我们的文化来讲,这本身或许没有什么,但是如果在息事宁人时我们自己带着很大的情绪没有地方发泄,然后又不分青红皂白的发在孩子身上的话,就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在孩子遇到状况的时候家长本着“和为贵”的精神并非坏事,但是家长需要及时的觉察,最起码能保持冷静,然后给予孩子适时的共情和理解,去倾听孩子真正的心声,以免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千万不要在听了老师或者其他人的片面之词后就快速的“放弃”了你的孩子,气急败坏,暴跳如雷,满嘴是爱却面目狰狞,因为这样的话孩子或许会放弃你,甚至会放弃他(她)自己!
我曾听有的孩子说当自己和别的同学闹矛盾时是多么希望爸妈能坚定的站在自己的身边,然后选择相信他(她),听他说,而非上来就是一通指责,有同学说当爸妈气急败坏的那一瞬间他的心已经凉了!
我也曾听有的孩子说当自己老师带着有色眼镜给自己爸妈打电话时,多希望爸妈能问问我什么情况,而非上来就把我吼一顿,坚信我一定错了,不然老师为什么不说别人呢?坚信老师是为我好,不然老师才会不说呢!可是,我很伤心,因为爸妈从来都会选择相信外人而不相信我,既然不相信我,那么我那么努力做什么?于是,我选择了放弃自己!
是否还记得,当我们小的时候,受了委屈,我们其实最需要的不是爸妈的吼叫,不是爸妈的大道理,而是爸妈的理解和一伙,哪怕我们做错了,但是在我们情绪很激动时也不想听是非对错的判断,我们只想在那一刻得到父母坚定的相信与支持,然后我们的情绪才能更快的平和下来,然后我们才能更愿意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