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114 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联系人:刘老师
手 机:13673691956微信同号
知识

《从道家的"无为"与"法"看亲子教育》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653天

2016-12-10 23:52:39  来源: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作者:刘友龙

今天读道家的人文精神这本书,看到老子认为只有当君无为了老百姓才会更多的有为。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如果君完全的无为了那么这个世界可能就乱套了!所以介于老庄之间的道家的黄老学派提出“君无为而臣有为”的思想,并提出“法”的重要性。这在教育里是多么完美的思想啊,有张有弛,有自主又有规则!

君无为正好对应了教育里边所强调的家长学会适当的放手的思想,当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插手那么多,更多的去聆听孩子的想法,去尊重孩子的意见,去欣赏孩子的观点,遇事不那么快包办,反应慢一些,给孩子更多做事的机会,那么孩子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孩子越用才会越有用,孩子越被尊重才会越有力量,孩子获得了足够的欣赏才会有更多的自信,因为允许才会更加的强大!

“法”正好对应着规则,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关注正向与坚定规则并行》,如果只关注正向或者家长只知道放手而没有相应的规则所约束,那么孩子就可能变得被娇纵。无为是要与法相结合的,同样,放手也必须要与规则相并行的。放手并不是说孩子在公众场合大喊大叫的时候就撒手不管他,养孩子也不是说让孩子自己拿着手机随意看就不问他等,这或许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娇纵!什么都不管可能比什么都要管还要危险。

只是在现实中很多家长都走了极端,要么是全管,要么是撒手不管。家长学会放手更多的是不指导,但是并不是说完全不能指导,也更不是说不进行引导。

我们不妨可以试着在孩子遇到事情的时候以尊重的态度去倾听孩子孩子的想法,孩子的期待,孩子的努力,孩子预想的解决方案等。把许多思考与抉择的权利交给他,但是同时也与孩子商量好做事的规则,必须遵守的约定,以保证放手而非放纵!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