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写过一篇关于贴着而非推着的文章,只是当时写的什么已经记不太清了,最近这段时间在咨询中又有了新的感悟,特梳理如下:
生活中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推着走的时候较多,推着走固然有推着走的好处。比如,在当事人高不成低不就的时候,如果我们顺势推一把就可能会让他能更好。但是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咨询中,我们都不可能一直推着当事人前进,因为硬推是推不动的,推最多只是特殊时刻的一个辅助罢了,并且还不能多用,因为用的多了对方会可能会成为一种习惯。
在与人沟通的时候其实就像在跳探戈,要想跳的好就要先熟悉对方的节奏,如果在什么都不太了解或者自以为很了解的情况下就贸然给对方提建议、帮着做决定,那么只会让对方为难。我们以为很简单的事情或许对当事人的当下来说就像天堑一样无法跨越,我们以为很正确的事情对当事人来说或许根本就是一派胡言!所以在我们还不太了解当时情况的时候请谨言,同时试着用心的去倾听,倾听他在说什么,倾听他所说的话的背后的含义。这就是贴着的第一步,需要知道他在哪。
贴着的第二步是需要了解当事人想去哪。他对当下有什么样的看法?他所重视的是什么?他对未来有什么样的期待?他是想暂时保持现状?还是想大踏步的前进?还是想一小步的坚持?甚至还是想在退步一些?这些期待都需要我们清空自己,才能听到,才能听明白,只有我们听到并且听明白了才能更好的协助他去朝着他所希望的方向去发展。
贴着的第三步是陪着他去。如果当事人想停在当下那么久就先陪她停在当下;如果当事人想小步前进,那么就陪她寻找小步前进的方法;如果当事人想在某方面儿有所突破,那就协助他去看怎么样更好地突破。保持倾听,保持共情,保持具体化,关注资源,关注力量,但是又不硬推,不硬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