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儿很喜欢小动物,无意间收养了一只小流浪猫,孩子很是喜欢,照顾这只小猫咪其乐无穷,家长担心孩子照顾猫咪耽误学习,于是在没有和孩子商量的情况下把流浪猫送给了别人,然后对孩子说猫咪跑丢了。后来家长无意中说漏了嘴,孩子知道实际情况后,不顾家长的道歉,仍然又哭又恼,家长很生气,感觉我们都对你都道歉了,你还想怎么样?不就是一只猫吗?
还听到一个故事:有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也是很喜欢小动物,但是马上要中考了,为了更好的学习,决定把自己的狗狗送到姥姥家,眼看要很久见不到自己心爱的狗狗了,孩子哭得不得了,孩子爸爸感觉,至于吗?不就是一条狗嘛!结果,孩子本来就难过的心情更加的难受了。
生活中,有太多的家长感觉:“多大个事!”,但是孩子感觉:“你怎么这么不理解我?”于是在家长面前彻底关闭了心门。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意义,遇到事情的时候反应不妨慢半拍,试着用心去体会孩子那个年龄可能会有的感受!关系大于方式,方式大于内容,而关系的基础在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