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了几位家长,感觉特能“折腾”,三天两头就会和孩子闹一出,好上两天就会重新感觉孩子这也不好,那也有毛病,然后发发火,闹闹别扭,再好上两天,继续重复这种模式。不得不说家长的心是好的,但最后总是弄的不欢而散。对此,我非常理解,作为家长都是爱孩子的,都很希望孩子能更快的改变,但是在挑错思维的作用下很容易一眼看到孩子的各种缺点,然后又稳不住,瞬间回到以前的模式,结果当然是孩子很不乐意,家长很不满意,越闹越僵,甚至弄到水火不容。
有助教老师给我说,看着那么不错的孩子被家长折腾的“揪心”。我的观点是,没关系,折腾也有他的正向意义,折腾说明家长是很爱孩子的,也很在意孩子;折腾说明事情还没有变得更糟糕,还有折腾的机会与空间;折腾说明在努力的寻找方法,折腾着折腾着说不定就找到方法了呢;折腾也是成长的过程,折腾的时候会痛苦也会酝酿,等折腾到没有精力折腾或者不敢再折腾的时候成长或许也就开始了!正如青春期的孩子,越不让折腾越折腾,只有自己体会到折腾后的后果与感受了,折腾才会更少一些。
折腾是成长的过程,但是折腾的同时,请家长牢记初心,不然可是会出力不讨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