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结束了我的焦点解决第十九期课程,十九期成员比较特殊,全部为教育工作者,其中六位为中小学校长,其他为班主任,优秀教师。同样的知识由于成员构成不同,课程细节也进行了许多的调整,删掉了许多焦点解决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部分(十六位成员仅一名为心理咨询师),增加了不少焦点解决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环节;同时考虑到大家几乎没有心理学基础,课程以贴近生活的案例为主,以焦点生活化为目标,并增加了本属于智慧父母课程的小部分团体环节。大家学的很认真,我也很期待此次课程的后续部分能真正的为当地的教育做些事情。
有人问我如何把课讲好,我的经验,无非是把握听众的需求点,然后用心的去把握每一个细节。把每一次的课程用第一次时的心态去面对,放空自己,根据对象不同随时调整课程,要么融合进新的元素,要么去除掉不必要的冗余。同样是焦点课程,对大学生讲就要考虑大学生的看重点,比如:人际、恋爱、就业、规划等,以轻松活泼的氛围去讲,最好再融合一些大学生常见的趣事;对中小学教师讲就要结合教学中的案例,学校教育中的常见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让老师们能从课程中真正获益;对年龄集中到三十多到四十多的人讲可以更多的探讨亲子教育之道,因为亲子是这个年龄最头大的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话题;针对企业讲,就要更多侧重同事关系,职场压力管理,情绪调整,当然如果再加上领导希望的增效会更好。
一个优秀的讲师必须要有敏锐的把握听众看重方面的能力,同时花费一定时间去了解这个行业,如果能和这个行业的人能略微接触下会更好。当然如果我们是培训界的新手,以上这些我们都不太熟悉,没关系,只要是人就会有共性,我们比较稳妥的做法是讲共性的部分,关注的共性点大致集中在亲子,人际,爱情,压力,情绪,健康等。这些我在09年专门做过研究,并写了论文,论文被收录在第十四届亚洲心身医学大会论文集里。当然要想讲出特色肯定是结合对象特点讲授个性的部分,这就需要长久的积累和一次次精益求精的改进了,非一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