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们在生活或者工作中更多时候是习惯于挑错的缺陷思维模式,所以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之后我们很容易陷入自责、责人、刨根、问底、抱怨、纠结等负性情绪之中。
当看到孩子没有好好的写作业时抱怨孩子不听话,结果孩子更不听话,一场亲子大战一触即发,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当看到孩子遇事容易紧张时就反复的说紧张什么,别紧张,有什么好紧张的,你看那个谁谁谁多放松……,结果孩子越来越紧张;
当看到自家老公没有别家老公有本事还表现的非常不思进取时,忍不住拿自家老公和别家老公比,结果越说老公越没本事,俩人还都气得不得了;
当从不做家务的老公好不容易做了一次家务的时候,老婆一眼看到哪些做的不太好,忍不住说:“做了一次也不做好”,本意是希望老公做的更好一些,结果老公反而更不做了;
当看到某件事情如果最初能再多上点心就可以避免失误的时候去反复的抱怨早知道当初就怎么样怎么样了,结果说了很多次也于事无补,反而错过了更多的机会;
……
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看到自己或者别人那一丁点的不好,而忽略了还有那么多的好,然后再不停的去“内耗”,耗光自己的正能量再去耗光身边亲近人的正能量,而离我们所想要的目标却越来越远!
抱怨无用,徒增烦恼,不如直面解决,不管你的现状有多么糟糕,请做哪怕是一点点对改变现状有用的事情,一点一点的行动,不知不觉美好时光已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