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114 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联系人:刘老师
手 机:13673691956微信同号
知识

《许维素老师督导收获》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43天

2015-04-10 23:26:30  来源: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作者:刘友龙

昨晚是许维素老师第二次督导,感谢许老师的悉心指导,同时也遵照许老师的愿望将焦点解决知识更好的传播,并惠及到更多的人,现将印象深刻的一些收获整理如下,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1、面对非自愿求助者,咨询师需思考:当事人有什么期待?是什么力量让他继续过来的?不想来的“不想”后来是怎么化解的?

2、可以请当事人对不想来的状况做个评分,“一到十分,最高十分,最低一分,发生什么变化会让你来的意愿提升一分?”

3、面对青少年非自愿求助者需要和父母亲谈当他们做了什么对青少年来咨询是有效的,他们可以在孩子的改变上继续做些什么?因为当咨询师拉着个案时个案是不容易改的,做青少年时整个家庭系统的改变至关重要!

4、当孩子实在不愿意来时,让父母来,谈孩子遇到过什么情况,父母是如何应对的?因为最终能帮助孩子的不是我们,是父母!做咨询需要调动一切可用的资源!

5、做青少年咨询时是一定要谈父母的,只不过怎么谈很关键!

6、对于青少年个案可以更多的谈例外,因为例外可以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让青少年更有力量!例外加评量可以一步步的推进工作,对于关系没有建立好或者动力不足的青少年使用奇迹提问需谨慎,因为青少年往往懒着思考或者没有力量思考!

7、关于例外问句和奇迹问句使用的比例和个案的改变动力关系很大,改变动力越大,奇迹提问使用越多,改变动力越小,例外提问使用越多。

8、做青少年个案时,一定要注意整个家庭脉络的连接,即使某个家人不在场,也要用关系问句询问,例:妈妈怎么看你最近的改变?妈妈会怎么说?你做哪些改变可能会让妈妈对你的态度更好一些?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