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心理学思维模式与生活中的思维模式是很相似的,认为事出一定有因,找到因解决因一定得到果;以后现代哲学观为基础的焦点解决(SFBT)短期治疗则认为事出未必定有因,有因未必定有过;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就造就了两种不同的问题解决形式。
传统解决问题模型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搞清问题成因,二是将问题归类,三是提出解决办法。而解决取向的短期治疗只有第三个要素。
在qq群里有位老师抛出一个话题:
A:婚姻恐惧症算怎么回事?
B:很多时候是从原始家庭中的带出来
B:比如父母的婚姻不幸,比如未能从原生家庭独立,指的心理独立
A:好吧
A:这个到不是
B:嘿嘿,
C:恐婚可能是对双方感情没把握吧!
A:只是到了该成家的年龄,对于结婚突然间很恐惧罢了
B:有共性的东西,有个体独特性的东西
B:创伤经验,等
注:A是抛出话题的老师,B、C是热心回应的老师。
以上B、与C两位热心的老师的回应模式就是比较标准的传统思维模式:出现了状况一定是有问题的,有问题一定是有原因的,要想帮助“问题者”解决问题需要先分析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接着我们来看SFBT取向的发展思维对这件事情的可能回应:
D:1、询问当事人:您怎么看?能具体谈谈吗?
(注: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命尽了全力,每个人自己最了解自己,同时试着探寻目标,因为往往当事人自己说出来的才是他所认同的,他所认同的才是他所愿意执行的)
2、应用焦点的一般化技术:谁结婚前都可能有些紧张,很正常,对当事人的予以接纳与理解;
(注:SFBT的一般化技术可以减轻当事人的焦虑,当事人了解到许多人都有类似的状况时焦虑也就开始减轻了,同时咨询师的接纳与理解给予当事人更多的信心与支持)
3、虽然有些焦虑,我很好奇是什么让你仍然没有放弃?
(注:挖掘当事人在意的点,因为只有他在意的点才能更大可能的为他自己赋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与难处,深度共情与背后力量的挖掘可以让当事人感觉到更多的支持)
4、我很好奇在如此紧张的状态下你是怎么做到继续坚持的?
(注:挖掘例外资源,当事人自身的力量一直都在,只是他自己可能不知道。找出例外,扩大例外,探寻更多的可能性,同时给予肯定与赞美)
5、以前有无相对成功的经验?
(注:继续挖掘过去的例外资源)
6、你希望谁在这?他对你说些什么可以让你更放松一些?
(注:挖掘当事人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因为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对当事人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可以给当事人更多的信心、自尊、力量、掌控感,SFBT里成为关系问句)
7、如果现在婚前“恐惧”已经完全消失了你将会是什么样的状态?还有呢?还有呢?……
(注:SFBT奇迹问句引领当事人从恐惧而糟糕的泥潭中跳出来,让当事人感觉到事情是可以解决的,解决之后的美好将带给当事人跟多的信心与力量)
8、如果面对婚姻最放松时的状态可以评10分,最低可以评1分,你会对自己现在的状态评几分呢?怎么做到现在这个分数的?你愿意再有所不同吗?比如:怎么样可以再提高一分呢?
(注:目标太大很难实现,用评量问句将目标细化,让当事人看到自己现在的状态,并以欣赏的眼光去和当事人探讨如何做到现在的状态的,挖掘既存资源和力量,然后再探讨是否愿意更为不同?希望有什么样的不同?给当事人以选择的全力,最后将目标再继续细化、落实为每一个切实可行的具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