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的时候缺的东西有很多,因为家庭环境相当不好,所以经济上非常的紧缺,再加上为了上学有很多年都寄居在姑姑家的厨房里,所以很多年的时间里自己都非常的敏感、自卑。很多事情都压抑在心里,特别害怕冲突,遇到任何可能的冲突都会紧张到全身哆嗦,同时由于小的时候缺本、缺笔、缺手电筒、缺衣服、缺鞋子等很多东西,所以曾经在很多年对于这些物品都念念不忘。
多亏我高中的时候就知道了心理学(看英达导演的电视上播放的好像叫心理门诊的节目),后来又系统的学习了心理学又一直到了现在,这些方面才逐渐的都得以消除成长完毕。除了自己系统的接受心理咨询,接受分析以及学习心理学之外,我感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很多方面逐渐的被满足了。尤其是研究生毕业以后走上讲师之路,十余年来得到了太多太多人的认可,太多人的赞美,从一开始的是不太敢于接受这些赞美,到后来也会略微有点飘飘然,曾经也有过一段时间特别喜欢听到别人的赞美,以至于在用人的时候也会用那些赞美我相对比较多的人(大概七年以前),再到后来,因为得到的赞美(也有很多只是奉承话)太多太多了,所以就开始免疫了,不但免疫,而且对此特别的警惕。
因为做的是助人的行业,所以相应的也就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因为赞美和尊重得到的比较多,逐渐的自己也就不自卑了,内心也就不会再那么敏感,同时因为自己已经足够的自信,所以也就不再害怕,冲突可以有理有据的平和的去表达很多的东西。内心缺的东西被真正的满足之后,人就会得以疗愈,得以成长。同时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所以买了很多很多支钢笔,水笔,本子,手电筒,指甲剪(现在家里大概还能找到二三十个),同时也喝过很多的饮料,现在也已经不喝了。这些年爱人给我买了太多太多的衣服,光没有穿过的新t恤、新裤子、新羊毛衫、新棉袄都有好多个放在柜子里,所以这些也都逐渐的被疗愈了。
这些方面的疗愈对于我成为相对合格的心理咨询师来说非常的关键,因为会让我更为稳定,更为平和,人其实很多时候不是一定在事实上缺,而是在心理上缺,事实上的满足会让心理上的缺失逐渐的填埋,这是一个过程,需要我们自己逐步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