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给高级第6期班的老师们上案例督导课,发现一个相对普遍的情况,就是大家在应用焦点的时候,基本的流程和问题都会,也知道具体化,但是在实际聊的时候,往往走的相对还是快,容易浅尝辄止,或者容易把主题当目标,或者是容易把来访者提出来的第1个话题就当成了主题。
接下来我用一个隐喻来讲一讲怎么用焦点解决来处理谈主题或者目标时过快的情况。某天有个人找到我们说想给自己的荒地除除草,我们很容易把他提出来的除草就当成了目标,但其实除草可能连最主要的主题都不算。这个时候我们要详细的了解是什么让他希望给荒地除草?是什么样的荒地?多大的面积?长的什么草?草的长势如何?这片区域地势如何?也就是说先去详细的了解荒地。
经过了解发现除草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除草,然后找出来并清除草地里面的一些动物的窝,比如有老鼠洞,蛇洞,兔子洞等等。这个时候除草这个大主题下边就出现了好几个(找洞)小主题。我们要逐一的去探讨小主题,并且最终确认最需要先去探讨的是哪个小主题,比如:最需要处理的是什么洞?
如果当事人说最想处理的是兔子洞,接下来我们要详细的去探讨是什么让他想先处理兔子洞?要花时间去和当事人多了解他所了解的这块荒地里的兔子洞是什么样的,大概有多少个?到这个环节主题才基本确定。
接下来要详细探讨处理兔子洞的目的是什么?希望获得什么?这个环节是探讨目标,探讨想要的。
主题明确,目标清楚,接下来就可以和当事人去探讨以前是否有处理过兔子洞?怎么处理的?有哪些方法?有哪些需要注意事项?或者谁可能相对会更有经验?这个环节是在探讨例外,探讨资源。
最后可以和当事人探讨接下来的打算,具体的可行方案,可以做的事情。
全程注意都要用具体化,具体化的关键是要有足够的好奇心,可以考虑在这些方面多做停留与探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生发展,当事人的感受,想法,看法,评价,对其的意义与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