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是不太愿意和父母沟通的,因为基本上孩子的话还没有说完,父母就会直接给“怼”回来。这个怼回来包括上来就批评,或者说你那算什么事儿?我以前也是这样,肯定是你的错,为什么他们不找别人的事儿?早都跟你说过了,活该等等类似的语言。
孩子有许多的话想跟我们说,或者是快乐的,或者是悲伤的,但是一旦被怼回来之后就再也不想说了。如果是我们在给别人倾诉的时候,我们可能最讨厌的也是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别人否定,或者别人说你那有啥呀,多大个事儿啊,非常不屑的眼神,或者是上来就交给我们,应该怎么做,告诉我们那样做不对等等。
最起码先听孩子把话说完,先听听他怎么想的,如果能听到他的话的背后的正向面当然更好!比如说,抱怨的背后往往都有正向的期待。先多听,试着去理解孩子在说什么,去探讨他想要什么?探讨他希望有什么改变?去探讨希望爸爸妈妈怎么做?爸爸妈妈怎么做可以对他会有一些帮助?(当然该坚守的原则要尽量坚守的,和善而坚定)
贸然的指导基本上都是不同频的,家长滔滔不绝地讲了一堆自以为对的道理,孩子可能一句话都没听进去,并且烦的不得了,情绪有直接影响孩子接下来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