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114 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联系人:刘老师
手 机:13673691956微信同号
行内知识

《事先说明》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1550天

2019-05-27 22:22:44  来源: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作者:刘友龙

         今天晚上是焦点解决高级一期班的第10次网络课程,在课程里谈到一个细节的处理,就是当来访者的首次咨询时间只有一个小时,甚至更短,我们是更快的推进咨询还是按照正常的咨询状态慢慢的进行?更多的了解?这其中纠结的点在于,因为时间短,所以如果按照正常的咨询状态的话就会很难协助来访者解决更多的问题,如果更快的推进的话又会导致咨询在许多地方聊不透。怎么处理可能相对会更合适?

         在此我的观点是,在咨询预约以及开场的时候都事先说明,因为首次咨询一般都是两个小时,这次因为时间关系导致只能先进行一个小时,所以可能很难解决更多的问题,不过咱们一起能做多少是多少,如果这次咨询完感觉还需要的话,我们约下一次的时间再更多的交流。有了这个样的一个事先说明,作为咨询师的我们就不至于给自己太多的压力,能谈多少是多少,这样我们就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来访者本人,而非关注时间与效果,当然了,这样的话可能反而会有更多的效果。然后等到咨询结束的时候,根据当事人的状态,如果需要的话,和当事人预约下次的咨询,这样的话既从容又会有更持久的效果。

        有许多方面都是可以事先说明的,事先说明就不至于导致后续的被动。比如关于要建议:咨询师可以事先给来访者说明,咨询师不会给建议,但是会协助来访者一起去探讨怎么样做会更合适!因为事先说明了,所以后续就不会被来访者不断的追着要建议,给不给都不太合适。

        再比如关于保密原则,也要最开始的时候就给家长先说明,不然的话家长后续可能会不断的找我们打探属于保密范畴之内的孩子的信息,一方面这会违背保密原则导致孩子后续的不信任,另外也会导致我们的生活节奏被打扰。

        有的时候我们想了解的更细一些,也可以直接给来访者事先说明,这一块儿我想我们可以探讨的更细一些,因为越详细可能对您会越有帮助。因为事先的说明,所以再接下来和来访者在这一块儿探讨更详细的时候,来访者就不至于感觉不安全或者不舒服。

        不一定事事都要事先说明,但是如果我们感觉有的事情事先说明会更好,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事先说明,这样的话后续沟通起来就会更方便,减少许多的误会和麻烦。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