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今天下午爱人去接孩子,我来负责做饭,爱人想吃炒豆皮儿,但是这个菜我基本上没做过,以往偶尔做过也不好吃,这次为了能做得好吃一点,我开始试着去感受豆皮儿的特点,是否加酱油?是否加水?用多大的火比较合适?感受着感受着就有感觉了,最后做出来的炒豆皮儿自己吃着还相对比较满意。在感受的时候,我想到了一个词语,与之同在!
与之同在是一种状态,需要在做事的时候全身心的在这件事上,然后我们对这件事才会有更多的感受出来,不然的话就很容易用想当然的方式去处理这件事情。
与之同在与共情很像,并且是比较深度的共情,为什么许多家长为孩子做了那么多,结果孩子却不满意?并且还可能有许多的矛盾?因为家长更多的时候只是与自己同在,并没有与孩子同在。家长更多时候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同时因为太爱孩子,自己往往很容易焦虑,当状态很不稳定的时候也就更难体会到孩子的内心,更难感受到孩子的感受。
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全身心的去感受,当自己游泳的时候想象自己是一条鱼去用心的感受水,当自己睡觉的时候去用心的感受床,当自己吃饭的时候去用心的感受食物的味道,当切菜的时候去用心的感受肉的纹理菜的脉络,当走在路上去感受春风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