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快,众行远,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一个人的行动力是有限的,和团队在一起会相对好得多。但是对于更长久的成长来说,即使和团队在一起,如果没有适时的推动,可能过一段时间动力也会不足。
每一期的网络班基本上都是在上课的最开始,绝大多数人能坚持的很好,但是慢慢的就会开始变得懒散,于是我基本上过一个多月就会推动一次。在早些期的中级班,等到课程结束,不再推动了,许多人也就停了下来,后来发现这样不行,于是上了几期中级班以后开始在课程停了以后建新群,继续推动,发现这样就好得多。
讲师班和高级班都是每月一次网络课,基本上维持一年,并且每周都还让大家进行磨课或者进行朋辈案例督导,这样在基本上一年的时间里,都能持续的推动,但是后来发现有的期的成员还是动着动着也就不动了。
于是在讲师班的2-4期网络课程也技术以后的几个月进行了重新组合,愿意继续前行的成员,重新组建新群,并且进群的成员必须更多的时间与互动,还不错,大家这一段时间坚持的很好。
以前讲师班的每周磨课,高级班的每周朋辈督导,全体成员的每周五晚上的读书会基本都是临时找成员,临时找主持人,发现这样的推动效率不是太高,后来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全部实行排班制,由组长组织大家提前排好每一周进行磨课或者提交案例报告的成员,一下排几个月的,汇总成单,读书会则提前安排主持人,18年的时候由大家接龙,一下子把每周五晚上读书会主持的名单排到了20年。因为提前都排好了班,责任明确,大家的积极性也都上来了!
一个课程能给大家带来多少成长,和是否能推动大家在课程期间以及结束以后能有持久的实践有很大的关系,不管是推动读书,还是推动讲课,还是推动持续的咨询,都很关键。在推动的路上,我和我的团队成员们且行且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