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是焦点解决网络中级第10期的第六次课程,做了个咨询展示。当事人属于焦点里所说的消费型来访者,但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在一个小时的咨询里,前50分钟都在陪着当事人兜兜转转,寻找目标,目标确定以后后十分钟很快找到了行动的方案。许多旁听的学员感觉都被听晕了,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其实我当时也很好奇当事人准备带我去哪里?带我去参观她的哪些故事?
昨晚的咨询难在当事人自己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说的就相对比较乱,最开始说的几个话题也看似与自己最后想要的都不太相关。后来有其他的学员专门问我在有的点为什么没有停下来?对此我也进行了自我反思与督导。根据我的咨询经验,在当事人很想改变,但是又不太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的时候,那就先更多的展开聊。此时遵循的原则是:可问可不问少问或不问,可说可不说少说或不说,来访者说的话都要听(心理咨询师教材三级咨询技能里的原话)。因为如果不更多的展开的话,当事人可能就驶终很难找到她自己想要的。这个时候需要咨询师稳住自己,因为只有稳住了,才不会急着收。
这个时候当事人最需要的是一个安全与自由的氛围,能敞开了去聊。但同时作为咨询师也不放弃去寻找谈什么对当事人是最重要的?当事人希望通过谈话有什么改变?尤其是如果谈的内容好像偏离很远的时候,运用参与性概述(就是把当事人说的重要的内容或者情感加以概述),或者运用内容反应(又名释义或者说明,是控制会谈方向的一种方法,把当事人重要的内容加以概述,不重要的直接舍弃,起到把话题拉回来的作用)。
越在开始的时候展开的越多,按下心来,慢慢的根据情况往回收。有可能收的时候再放一些,不过一般是越到后面收的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