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再差的孩子也都想更好,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向上的心。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往往都是喜欢学习好的,听话的,上进的孩子。看见他们我们就会满心欢喜,我们会给予很多的赞美与肯定,我们会看到他们上进的心。
没有几个人会喜欢成绩差的,并且不努力的孩子,但其实每个孩子都想更好。只不过许多学习不好的孩子在一次一次的努力,一次一次的尝试,一次一次的挫败中,没有了成长的动力。
心理学里面有一个名词叫习得性无助,也就是一次一次的失败中学习得来的无助感。一次一次内心的尝试看不到改变的希望,看不到未来,最后的结果就是破罐子破摔。
但是,但凡有一些希望,这些孩子们想更好的心都会重新复活,因为它们本身都在。想更好的先暂时隐藏是孩子们的一种自我保护,失败的次数太多只能先让自己麻木起来,不敢再有更多的期望,因为没有期望就没有失望,就不会带来更多的伤害。
我见过一个又一个孩子重新拥有希望,然后一点一点的积攒力量,后来滚雪球式的改变。不是他们不想改变,而是他们需要能看到希望,需要能看到自己努力的意义。
不然的话,努力的意义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