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是进入孩子内心世界的入场券,虽然很多家长也想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也很想让孩子和自己聊一聊心里话,但是努力了好久却发现,依然很难走进孩子的内心,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
孩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旦发现成年人和他们谈话是有目的的,具有引导性质的,而非对他们本人好奇的,那么立刻就会终止谈话。
而通常情况下,家长的谈话又基本上都是很功利的,以学习为中心的。在功利性太强的情况下,就很难做到真正的尊重。不尊重孩子在乎什么,也基本上不考虑孩子喜欢什么,也不去思考孩子想聊什么。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以上位者姿态更多的去指导,去建议,去掌控谈话的内容,去掌控谈话的进度。
为尊重为前提的谈话,会让孩子很快终止,所以家长和孩子的谈话,一般到最后都是家长在自说自话,孩子要么是勃然大怒,要么是不言不语,要么是根本就不听!
真正的尊重,真正的对孩子所说的内容感到好奇,不以改变为为目的的去谈话是改变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