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反思,为什么许多家长学了许多的亲子教育知识,用的时候却好像仍然用不太好?许多知识只是略懂,不太熟练,固然是很大一方面原因。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家长一般都操之过急!目的性太强,许多家长学东西都是为了改变孩子而来,学点东西就很希望去更快的改变孩子,结果只学到了形,而无法学到神!
目的性太强,操之过急的结果就是,问话的时候很容易流于形式。说话好像在赶场,或者说更多时候只是去验证学到的知识有用还是没用,很少去关注到孩子本身,很少给孩子思考的时间,也很少给孩子反应的时间。刚问完这句话,就开始思考着下一句话怎么问,却很少慢下来,去真正的关注孩子本人!很少真正的关注孩子当下的状态,关注孩子当下的进度,这样的话就达不成同频。
慢下来,给孩子一点反应的时间,我们要学会沉默,学会忍受沉默带给我们的焦虑,然后我们就会收获到慢下来之后的更快的改变。
不但是亲子教育,心理咨询也是一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