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学习心理学的朋友或许都有过这样的一个困惑:那就是自己在做咨询的时候做的也挺好啊,可以很好的接纳、倾听、共情,可以很有耐心,可以做到基本中立,可以很好的陪伴对方解决问题。可是一牵涉到自己家的孩子,就很容易火冒三丈,一下子就稳不住了,情绪随时可能会爆炸,说话的时候经常预设答案,无法换位,横家指责,不断的指导等等。为什么会这样?
我想,或许是因为孩子是亲生的吧!
当然,上边那句话纯属开玩笑,我们之所以会出现与咨询的时候不一样的情感反应,那是因为我们有很深的情感在里边,正所谓关心则乱。所以当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不妨努力把孩子当成是别人家的孩子去看,或许我们就能更加的接纳,我们的情绪也会更加的平和,我们或许还会有更多的欣赏,我们也能慢慢的陪着他 一起去梳理,去寻找改变现状的方法等等。
许多时候我们帮助别人挺有效的,说明我们不缺方法,我们只是需要再往后退一步,能让自己稳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