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114 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联系人:刘老师
手 机:13673691956微信同号
知识

《不同的人不同的焦点》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980天

2017-11-02 22:49:35  来源: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作者:刘友龙

         今天是上海学习的第二天,聆听了钟思嘉教授的焦点课程,无论是从课程设置还是对焦点一些细节的理解与许维素老师均有所不同,与我听过的浙大马建青老师的焦点也有不同。

         想到很久之前许老师说的一句话,不要把焦点做成茵素(焦点创始人之一)的焦点,也不要把焦点做成维素(许维素老师,华人世界焦点最具实力的老师之一,也是我的焦点启蒙老师与督导老师)的焦点,要做成自己的焦点。

          所以在后来我在传播焦点的时候,也在逐步的糅合,力争讲出更本土化,更接地气的焦点。我自己的数十期焦点工作坊成员后来也都受到了做自己的焦点这个理念的影响,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理解,将焦点更好的与工作生活、亲子教育等等进行融合,风格越来越多元。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脉络,每个人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价值观,以及面对的也都是不同的事情。在大原则下活学活用,法无定法,才能将学到的知识,发挥出最佳的效果。

         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世界又是多元的,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