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上海学习,听同位的人分享,说以前看朋友四处学习感到非常的不能理解,我现在网络那么发达,网上音频视频都有,还有那么多的书可以看,想学什么书上也都有,干嘛非得要四处跑着去上培训班?既花钱又要占用特别多的时间!可是后来当自己走进培训课堂之后发现,根本就不是自己想的那样。要想学习某一个技术,光看书是绝对不行的,书本再好也替代不了课堂,因为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而课堂则是一个老师许多年的心得体会,并且更加的形象,再说了,如果没有参加过相关的培训书本也没有几个人真正的能读的下去,更别说读透。
关于以上同位的感受我也是有感触的,上学期间,由于经济太紧张,养活自己都是问题,更别说参加什么培训,再加上大学教授们对社会上的相关收费培训都是不太感冒的,所以我在上学期间从来没有参加过收费的培训。曾经也以为,学习东西看看书,或者在网上看看免费的视频,或者听听讲座就可以了,后来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没有参加过培训书,根本就看不下去,并且好多时候也看不懂,网上的视频或者讲座都是零碎的知识,不系统更不完整。同时由于没有参加过培训,也不知道相关的学派的前辈是怎么理解的,更没有团队相伴,抱团前行才能走得更远,一个人学习的话很快可能就不学了,都是浅尝辄止,自以为啥都了解一点,其实什么都不会。所以现在每年都要陆续出来参加一二十天的培训课程,不断的充电完善知识,同时见识各派之长然后融合到焦点之中。
当然了,虽然说书本代替不了培训课程,同样培训课程也代替不了书本。更多时候培训课程只是一个引子,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某个领域的大门,让我们对某个学派或者技术有了比较形象的了解,只是要想学精学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也在不停的学习许多国内外一流大师的课程,但是除了焦点之外,我从来不认为我对其他的派别是懂的,因为参加过几天乃至十几天的课程我不认为学懂了。接受相关领域的培训之后,要想学通,首先要把相关领域的书籍全部或者大部分通读一遍或者数遍。读书的同时更要去实践,因为许多东西不经过实践是无法灵活掌握的。培训,读书,大量的实践,持久的坚持与浸泡,才能让自己在某一个领域逐渐的学有所成。
在学习的路上,书替代不了课,课也替代不了书,同时无论是书还是课更替代不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