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是需要场合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场,在自己的场里说话会更容易被认可,也不那么费力气,不是自己的场里即使说的是肺腑之言,经验之谈,也未必有几个人会真正的去听一些。所以我除了我自己的主场以外是很少说话的,我站在台上的时候可以不看课件,连续讲几个小时的课程,但是到了台下我通常是沉默的,在上别的老师的课程时,我也是很少做分享。
或许人都是如此,话更想说给那些愿意听的人,把自己当成重要他人的人。因为人人都希望自己被看重,希望自己被重视,希望自己在他人那被关注,我们都是普通人,所以可能都免不了俗,不是自己的场里就很难被重视,干嘛非得要说那么多呢?并且即使说了可能也不怎么受待见,因为世界多元,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观点,即使观点完全对立,可能也都是正确的,也不必非得争个谁是谁非,所以更没有必要多说。
不是自己的场,就不一定太了解人家的情况,无论是贸然的评价还是随意的出声都可能对对方来说是一种不尊重,或者对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影响。不是自己的场,还是少说多听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