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114 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联系人:刘老师
手 机:13673691956微信同号
知识

《再谈家长也需要“焦点”对待》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721天

2017-02-16 23:21:08  来源: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作者:刘友龙

         许多朋友在刚刚开始学习焦点的时候,可以很好的把焦点的理念运用到孩子身上,会更多地关注到孩子的正向,关注到孩子好的方面,关注到孩子的资源,关注到孩子的难得。但是一旦到了爱人那,或者父母那的时候,就很容易又变成挑错的思维。看到的是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这做的不到位,那做的不到位,感觉老公对孩子都是挑错的,感觉父母都是在唠叨的抱怨的,于是想尽一切办法,希望他们能变得正向,其实在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已经又在不知不觉间回到了缺陷思维的模式,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为什么会这样呢?碰到成年人的时候,我们的焦点思维去哪了?或许是因为我们认为他们做到焦点的思维是应该的?我们又在不知不觉间回到了应该的心态?然后就很难看到他们自身的长相,以及他们做的很好的地方。当我们重新回到缺陷思维去改变对方的时候,其实是非常难改变的,当我们去说爱人这不好那不对他也不服气啊,于是,一场新的争吵就该开始了!觉察我们的思维模式,避免区别对待。

        我们想让爱人怎么对待孩子,我们自身也要怎么去对待爱人。只有当他们自身感受到了我们的焦点模式的思维的时候,才会知道怎么样更好的用焦点的模式去对待孩子,去引导孩子。正如我们要想让一个人去爱人,我们要先去爱他,只有他感受过了什么是爱才会知道如何更好的去爱人。

        焦点的学习是一种思维模式的修炼,慢慢来,抱团前行,小步精进,日不见增,月见其长!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