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是一伙儿的才能更好的与孩子交流,这是某次给我的助教团队的老师们督导时提出的一句话,后来在我的焦点团队成员间广为流传。不过因为没有专门就这句话进行过探讨,所以有的成员对这句话有些困惑,在此,我仅针对大家所提的困惑谈谈我的个人观点。
1、先与孩子是一伙儿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先与孩子是一伙儿的用专业名词来说其实是指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先理解、共情孩子,用心去感受他的感受。体会他的不易,相信他有他的道理,不预设,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做评判,不去贸然的评价谁对谁错,不用大道理也不用“应该”去要求孩子。此时的我们和孩子的心是一起的,是被孩子认可的“知己”,这样的话就可以快速的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会让孩子有交流的欲望,会让我们有机会去和孩子一起探讨改变的可能性。
2、和孩子是一会儿的是和孩子一起攻击他人吗?
当然不是!和孩子是一伙儿的,仅限于对他的行为的理解和接纳,对他的努力与资源的欣赏与肯定,但是我们仍然需要秉持中立原则。我们会对孩子受到老师不公正的待遇表示同情,但是我们不会和孩子一起去批判老师,因为老师一定也有他的道理。
3、和孩子是一伙儿的可以帮助孩子看到对方的好吗?
在刚开始的时候最好不要这样做,因为这样做会让孩子感觉到我们在帮他讨厌的人说话。我们很容易在孩子埋怨老师对他的批评的时候说一句“老师还不是为了你好?”,这句话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在孩子气呼呼的诉说时加上这句话就会显得不太合时宜,从而让孩子更加的愤怒!此时,不妨只是简单的回应:“你老师的做法让你不太舒服”。
4,与孩子是一伙儿的那么孩子的恶习怎么办?
与孩子是一会儿的并不代表着对孩子的恶习无动于衷,但是更不代表着一上来就去指出孩子的恶习。因为,在大多数时候直接指出孩子的缺点就意味着把自己放在了孩子的对立面。先谈情,再说事!情有了再说事就会让事情的解决变得相对的简单,并且在说事时也不是由我们直接指出孩子的错误的地方!因为即使孩子错了他也不想被别人指责,更不喜欢被反复指责。我们可以用相对平和但是又比较认真的情绪去问孩子自己怎么看?同样的答案我们说出来的在孩子眼里往往是指责,孩子自己说出来的则会有更多的反思并且改变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先与孩子是一伙儿的,然后不以改变为目的方有更多改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