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么做到一定程度都会有“感觉”,有了感觉做起事来就会如行云流水,畅快淋漓。比如讲课讲到一定程度会有忘我的境界,随意自然而又清晰明了,听者舒服,讲者畅快;咨询会有那种水到渠成,效果自然显现的感觉,没有怎么用力,但是一切又都在良性发展;写作会有那种“下笔如有神”的感觉,感觉到了,思想明确,词藻优美的大作在洋洋洒洒中好似浑然天成。有感觉的时候很好,只是这种感觉不是特别容易遇到,并且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每年讲课约一二百场,咨询基本每天都有、从每天两三个到七八个小时,文章每天一篇,都是在试图寻找那种“感觉”,寻找一种自动化的思维。这种感觉不太好找,但是在坚持不懈的小步前进后也总算有时能触摸到一些“感觉”的边缘。感觉是泡出来的,在某一个领域里泡的越久感觉就会越不一样。至于再泡五年后,十年后,二十年后,三十年后,四十年后(那时我约七十岁,计划退休)是什么感觉呢?走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