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一个网上的段子:有个人因夜里一直睡不着觉而住院,治疗了几天后某天晚上终于睡着了,护士不停的叫他也叫不醒,最后终于把他叫醒了,然后他睡眼惺忪的问:“有什么事吗?”,护士答:“该吃安眠药了!”。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我用了心理学的问话技术对方却没有给予相应的回应呢?了解了情况后发现原来是初学技术很想验证技术的实用性,纯粹是为了用而用,许多时候是把技术硬插进去的,显得很生硬。沟通是一种能力,是需要学习与练习的,并不是说的多效果就好,何时说何时停也都是有其特定规律的,这都需要长时间的有意识的觉察才能习得。
我在咨询与沟通时秉承的原则是:可说可不说那就少说或不说,可问可不问那就少问或不问,倾听为主,以静制动。尽量不评价对方(包括在心里),因为他有他的道理。当对方有停顿时我就等等他,因为或许他在思考,如果我一说话他就不说了,这会让人不舒服。如果他确实不知道说什么了可以适当的用上问话技术,来点引子,给予些鼓励,或许对方就又有可谈的了,但是技术切不可滥用。良好的沟通要学会以对方为中心,曾看过一篇文章,说有人曾很好奇马英九的太太是有着怎样的魅力,让马英九当年对她一见倾心的?马英九的回答是:她很迷人,很有内涵。接着问:那当年太太聊的什么您还记得吗?马英九答不上来。后来,这位朋友见到了马英九的夫人,才知道了真实的情况,原来是当年第一次见面马英九先生一直在说,而马太太则是一直在认真而好奇的听,然后适时的给予肯定!
顺势而为,该说时说,该听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