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看不惯他人,有时又会被他人看不惯。
当看不惯他人的时候,不管他人做了什么,我们看到或者听到后都很容易心生厌烦,各种负向标签都会被我们无情的贴在这个人的身上,然后带着预设的眼睛看对方,咋看咋不好,甚至会因此心生愤怒与怨恨。其实看不惯他人,说明我们自己该成长了,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不能被他人碰触的“按钮”,一旦碰触到了“按钮”,就会触动我们敏感的神经,做出“过激”的行为!事后想想,至于嘛?多大个事儿!但是当时就是控制不了。“遇事憋三秒”吧!他人或许有他人的难处与道理,我们要做的是做好自己,提升自己,当自己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了,“看不顺眼,厌烦,愤怒,不安”等情绪也会少的多的,负向情绪少了,不内耗了,我们的幸福指数也就上去了!
附美文一篇,供君欣赏:康熙年间的一天,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收到一封家信,信中说家里因为建房的地皮问题和邻居产生纠纷,信中隐约提出要求让张英以官位来压制邻居的意思。
张英沉思再三提笔写下:“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到张英的书信后,马上主动将要修建的院墙退后三尺,而邻居知道这个情况后,也主动的退后了三尺,形成了传为佳话的安徽桐城的“六尺巷”。
让他三尺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