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做事儿之后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得到肯定、表扬、鼓励,一种是得到否定、批评、职责。试问,哪一种结果能让当事人做事的动力更好的维持下去?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正常情况下肯定是第一种,除非这个人有受虐倾向。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我们喜欢在我们成功的地方多次重复去做,而在我们失败的地方却容易放弃,所谓的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更多时候只是一种理想罢了!
今天晚上分别和精英特训营的两个孩子进行了咨询,发现孩子们的改变很大,更自信,学习更有动力,情绪管理能力更强,和父母的关系更融洽,对自己未来的改变也更有信心等。近一个小时里孩子们兴奋的谈了自己很多的内心想法,并且思路清晰,所想的改变自己的方法也都切实可行。是什么让孩子们有了这些改变的呢?我想和焦点的问话模式有关。焦点更多关注的是已经做到的既往成功经验,所以孩子们聊天,一般会让他们详细的谈一谈最近有哪些值得肯定自己的地方,是怎么做到的?自己希望的状态是什么样的?现在已经做到的希望状态有哪些?接下来怎么做能得到更多?对于已经做到的给予鼓励与肯定,对于还没有做到的给予信任与接纳。孩子们从自己做的好的地方谈起可以带来更多的力量与信心,也为接下来挖掘潜能,寻找更多对改变有利的方法打下基础!
想让当事人做得更好,那么就让他看到付出之后已经得到的不错的地方有哪些,探讨怎么做到的,并给予肯定。越成功的地方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