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114 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联系人:刘老师
手 机:13673691956微信同号
知识

《将改变量化》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365天

2016-02-26 22:58:27  来源: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作者:刘友龙

         题外话:今天是我的分享满周年日,白天上了一天课,晚上做了3个咨询,很充实的一天!

         在咨询中发现,当事人通过努力往往不是没有改变,而是改变的程度没有满足自己或者家人的期待。当问到:“最近有什么不同?”,父母父母和孩子都可能回答:“没有什么不同”。其实不是没有不同,而是不同没有被看到,我们眼睛盯着的往往是我们想要的最终目标,如果最终目标没有实现,我们就很容易感觉自己的努力失败了!很容易陷入沮丧与绝望之中。要想让当事人有更多的动力去改变,必须让其拥有改变的希望,要想让其拥有改变的希望,必须让其看到已经改变的部分。

        和一个入学相对困难的孩子聊天时,我问:“你感觉最近有什么不同吗?”,孩子回答:“没有什么不同,我还是没有能去学校!”。我接着问:“那如果对去学校的紧张程度打一个分的话,最高十分,最低一分,之前能打几分呢?现在又大概能打几分呢?紧张程度降低到几分就可以顺利的入学了呢?”,孩子回答:“之前的紧张程度能打九分,现在可以打四分!紧张程度降低到二分的时候就可以顺利入学了!”,从九分到四分多么大的改变呀!离目标二分也仅有二分的距离了。通过量化我们可以准确的知道,我们以前在哪,现在在哪,未来要去哪。不是没有改变,而是已经改变了很多,我们离目标已经越来越近了。

        将目标定位,将改变量化,将行动细化。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