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114 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联系人:刘老师
手 机:13673691956微信同号
知识

《由一个手机引发的思考》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259天

2015-11-12 23:03:43  来源: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作者:刘友龙

几天前路过楼下的移动营业厅,看到有存话费送手机活动,799元送999元话费、一个手机、一个电饭煲,外加一堆流量还有几百分钟通话、几百条短信。一看挺划算,在简单了解情况后就决定参加他们的活动,于是刷卡,然后办理业务。当业务进行到最后环节时才知道要想得到999元话费,和那一堆流量、短信、免费通话,以后必须要把老卡放到新手机上用才行。这也将意味着我将告别我比较喜爱的老手机(完好如新)开始用看着质量不怎么地的新手机。事已至此,抱怨无用,那就拿着回去用吧!最开始一两天新手机用着确实不太熟练,想着以后有机会还换回老手机,可是最近两天发现自己慢慢的喜欢上了新手机。但是我很清楚,如果不是经历这一系列的环节,让我直接去买这个新手机用我是不会用的,更谈不上会喜欢!对此我开始思考是什么导致了我态度的转变?其中的心理学原理又是否可以用到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中去?

1,要想让一个人转变态度,首先要把他拉进来,比如有的商家在店门口打出的宣传语:“开业大酬宾,买啥啥都好,买啥啥便宜,买不来你进来看一看,看一看吃不了亏,也上不了当”,当顾客被吸引进来之后,看到合适的可能顺手就买了。所以要想转变一个人态度,首先一定要吸引到他,不能一开口就用指责、批评、强制等破坏了关系。

2,让当事人卷入其中是转变态度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但是仅有这一步还远远不行。第二步必须展示自己的实力让当事人产生认同,比如我新买的这个手机细节做得是非常棒的,有好多人性化的服务是我的老手机所比不上的,这也是我逐渐喜欢上它的原因。

由此我联想到一些课程的推广,大多数老师课程推广的模式都是先以收获大、有用、免费等宣传先将大家吸引过来听公开课,这是转变态度的第一步,叫“卷入”。筹备到了观众,老师就登台“唱戏”展示自己的功底,让大家真正的有所收获,从而引起态度的转变,这一步叫“认同”。到了认同这个环节其实还远远不够,因为还没有达到内化。如果再加上持续的跟踪,完善的后续,当事人就会被“内化”,到此时态度才达到真正的彻底转变。

总结:要想转变一个人的态度,先让其“自我卷入”,再使其“自我认同”,最后持续努力使其“态度内化”。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