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114 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联系人:刘老师
手 机:13673691956微信同号
知识

《心理学请走向大众》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189天

2015-09-03 21:56:28  来源:刘友龙心理学工作室  作者:刘友龙

        一个朋友问我:“做心理学的人都在干吗?”,为了更好的回答这位朋友的问题,我试着将从事心理相关的人士分为三类:学院派、医院派、社会派。

        心理学的“学院派”是指心理学科班出身的,后来也是在学校里从事心理学科研工作的朋友。学院派在学校里几乎是不做咨询的,当然工作必须的或者真正爱好的除外,学院派更多的在做分析,写论文,至于结果有用没用这个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当前学院派的老师也在接纳更多的学派,从理论走向实践,这是大好事。

       心理学的“医院派”是由医院的神经内科以及精神科大夫组成的,本身是学医的。但是受病理学影响比较大,再加上医院里开药经济效益更大,所以医院里心理学的使用最多体现在对患者的倾听和共情,至于正式的心理咨询几乎没有,或许以后会好一些。

        社会派是由拿到心理咨询师证书的各行各业的心理学爱好者组成,学习目标多种多样,有的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有的是为了处理好夫妻关系,有的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有的是单位要求考的,有的是听说心理咨询赚钱比较好等等。只是想法是好的,但是现实却未必是尽如人意的,证拿到后发现,还是有太多的问题无法解决,想独立做咨询更是没有那个能力。于是有的人就此放弃了心理学,证书从拿到开始就一直躺在抽屉里睡大觉,有的人则继续学习,陷入一个又一个学费高昂的心理学培训班中。圈子里泡久了,有的爱好者开始做培训,但是往往是心理学爱好者A赚爱好者B的钱,爱好者B又赚爱好者C的钱,大家学的不亦乐乎,但是却很少让心理学走入社会大众。

        心理学学习请更多的从理论走向实践,请从病理学思维走向积极的发展思维,请从治病走向预防,请从专业晦涩走向通俗易懂,请从圈内朋友自娱自乐走向社会大众。

       任何事物的成长都需要时间,当前的心理学现状是心理学发展中的必经阶段。我坚信心理学会越来越与大众接轨,会越来越让更多非心理学人士受益,这是趋势也是必然!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