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实在想帮助孩子的话,去问问孩子:“爸爸妈妈很想帮助你,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到你?”,以此确认孩子想要家长怎么样,最起码不帮倒忙。
讲师是讲出来的,在早期边讲边模仿边储备知识边创新,慢慢的就会拥有自己的风格。所有的成长都没有捷径,不断的去实践,去读书,去学习,去模仿,再加上有专门老师的指导,有同学报团的前行,不知不觉成长也就很大了。
2019-02-08 19:50:5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许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尝试后才有发言权,并且即使这样也仅仅是根据自己的有限的经验而得出的发言权!
2019-02-07 22:33:10
该忙啥忙啥,先让我们自己的状态好起来,这样我们才有机会去和孩子平和的交流,不然的话可能只能适得其反。如果实在想去管孩子的时候,尽量的换位考虑一下,如果我们是孩子的话,我们希望父母怎么样和我们沟通?怎么样沟通我们才能接受?
做一件事很难坚持,往往是因为不固定,时间不固定,数量不固定,地点不固定,当许多东西不固定就很难成为习惯,也就很难坚持下来!
2019-01-30 23:13:44坚持
这会的我状态一切如旧,让我都有些怀疑刚过去的几个小时的不舒服的真实性,当然我知道那几个小时是实实在在的不舒服,并且是无缘由,无预兆的。
2019-01-29 21:51:41
稳住自己,该怎么问怎么问,有第三方(咨询师)带领当事人进行思考会比当事人自己思考进行的要仔细,并且深入。
2019-01-28 20:39:17

把各个环节交给擅长的人去做,我所擅长的就是“放手”,这样我不会太累,大家也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去给更多的人展示自己最美的一面。大家的团队,大家共同去做事,共同为更多的焦点爱好者搭建一个舒适、高效的学习平台!
2019-01-25 18:09:20
没有了咨询,读书的量又跟不上,也就没有了更多的新的反思,之前写过的又不想再写,于是重现开启了很少出现的,不知道分享写啥的模式!
2019-01-22 22:27:35
咨询师自身就是一个容器,这个容器的厚度(专业积淀),容纳度(接纳程度),形状(个性特点),都将直接影响咨询的效果。所以,咨询师需要不断的完善自己,需要被做咨询,需要上成长课,需要不断的自我反思与觉察。
2019-01-21 22:56:40
做咨询或者沟通的过程中,不怕我们不懂,就怕我们懂。不怕我们不知道,就怕我们知道。但我们感觉都懂,都知道的时候,我们也就进入不了当事人的脉络了。进入不了脉络的时候,说的越多越麻烦。
2019-01-20 21:20:27沟通
即使照顾得再好,有的时候身体不舒服该来也就来了。来了也就来了吧,平静的面对,该怎么治疗怎么治疗,不影响自己的情绪。不影响自己的情绪,及时治疗就不至于更恶化。
2019-01-19 18:00:27
当想更快的时候就想一想自己接下来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如果有的话,那就更快吧!如果时间与精力都不允许那就慢下来吧,总之一定要坚持,因为坚持才是最重要的。
2019-01-17 21:05:57坚持
我们越好奇,我们越能把握住细节,我们越能更好的具体化,我们也越能确认当事人的知觉,我们也愿能寻找到当事人的资源,改变也将变得更为简单。
2019-01-16 19:20:37
慢下来,更多的去澄清当事人的想法,慢下来,更多的去具体化,慢下来,去了解当事人的知觉,慢下来去了解当事人怎么想?怎么看?准备怎么努力?
2019-01-14 22:00:54倾听
可能会厌学,可能会整天在家待着,可能会昼夜不分,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让自己彻底的颓废,直到破而后立!虽然可能会破而后立,但是这一段时间无论是对于家长来说还是对于孩子来说都会特别特别的难。
许多事情依靠想是想不明白的,去做就可以了,在做的过程中许多感悟也就出来了,在做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评价慢慢的也就不一样了。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源自于我们的实践,我们的实践会修改我们对自己的评价。
2019-01-12 22:05:46
知识就是用来传播的,我们会多少我们讲多少,听众能拿走多少就拿走多少,听众收获了之后想去再分享帮助别人,越多越好。
2019-01-11 21:52:35
想让一个人怎么样,就更多的发现他相关的特质,然后坚持不断的告诉他是这样的人。慢慢的他的自我概念就会相信自己是这样的,然后他就真的会成为这样的,或者最起码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2019-01-06 21:36:13
最后让大家写一写,自己最近就要开始行动的有哪些?因为焦点最终都是落实到当下的可操作的行动,说的再多,只有行动了才有用。
2019-01-05 19:50:17
要想更好的沟通,需要放下评判,努力用全身心去进入对方的世界,去理解当事人的脉络,理解他的难处,理解他的思维模式,理解他的为人处事的模式,坚信他这样一定有他的道理。
2019-01-02 20:39:13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