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是一种习惯,年轻人能在经济并不怎么发达的县城做到管吃住年薪快八万这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不顾许多人挽留毅然辞职是很有胆识的事情,辞职后通过专业、严谨、诚信做到了今天的程度是更了不起的事情!有的人在哪都优秀,因为具备了优秀的品质!
2017-04-09 19:51:25
反之,其他人或许也是如此,人人有颗玻璃心,不要轻易的给他人“纠错”,也不要打着对别人好的旗号去说出对方的不足,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接的住他人的“负面”评价,确切的说是哪怕一丁点不好的评价!谨言,嘴下积德!
2017-04-05 23:59:17
只是,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做到在问题出现时抽离出来去看呢?或许是需要经历过足够多的事情之后的一种淡定,又或许是不断自我觉察与反思之后得到的能力?
2017-04-03 23:52:39
个人经验,做咨询的时候有两个方面很关键,一个就是咨询目标要清晰,因为咨询的时候需要以咨询目标为主线来进行,另外一个就是步调要足够的慢,步调慢下来,才能更多地询问到对改变有帮助的细节。
2017-04-02 23:28:59

怎么样在咨询中引发当事人在咨询室外的变化,或许才是改变的关键。那么,怎么样才能引发当事人在咨询室外更多的变化呢?
2017-03-26 23:01:53
这让我想到天龙八部里的一个片段,虚竹得到了逍遥派无崖子的几十年功力却不自知,后来知道了也不会用,多亏天山童姥的引导才得以将自身无比深厚的内功运用自如。同样,每个人都是一个宝藏,只是还需要咨询师作为引子,咨询师通过聚焦正向,聚焦解决,聚焦成功经验等探寻出解决之道是最终目的。
2017-03-20 23:35:59焦点解决
即使最终按我们以为的合适的方式说了对方却不太赞同,那么绝不要再多说什么,因为从对方的反应来看我们已经在预设了!
2017-03-19 23:37:51
每天经过梳理与反思,每天经过说与写的过程,自己以前所忽略的成功、经验、资源、优势都会被更好地得以强化,并对以后的变化带来帮助。
2017-03-18 23:13:57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抱怨无用,徒增烦恼,不如做好自己!我们想改变对方的态度,需要思考的是,现在是否具备对他有足够吸引力的资源?怎么才能更好的具备?毕竟,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舒服的氛围才会更加的激发当事人改变的动机!
2017-03-17 23:37:13
或许古时候练功也是如此吧,老师展示展示,然后学生比着练练,接着老师再“矫正矫正”同时肯定肯定赋赋能(心理咨询里的督导),学生接着继续练,然后老师再展示展示,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许多功夫也就学到手了。
2017-03-16 22:48:14
他,她,或许就是我们身边的人,虽然当下有些许不足的地方,但是他们一定拥有更多的优势与资源,转换角度去看,或许每个人都有他自己成功而独特的一面。
2017-03-14 21:20:55
学一个东西,想学到有模有样能比葫芦画瓢,很简单。但是要想学到,几乎所有的细节都能注意到,基本上没有瑕疵,很不容易!不经过长期的用心揣摩和实战,是达不到这样的状态的。所以许多东西都是会者众,出众者却寥寥!
2017-03-13 22:54:59
这一切的一切不是我们指导的,也不算是我们“引导”的,只是我们陪伴着当事人通过倾听、具体化、澄清、重新建构等技术一点点的达到的。我们最多只能算是个“引子”!
2017-03-10 23:32:17
当然,足够时间和精力的付出是必须的,根据1万个小时的定律,我们在某一个领域里边只有持续投入1万个小时以上的关注与努力才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保持刻意的重复,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才是在自己的单位和这个世界上能更好立足的关键。
2017-03-09 21:27:04
再回头去看,曾经许多的时候确实很困难,但是却未必可以成为我们放弃自己梦想和理想的理由,最终我们还是为我们自己而活,不管周围的人怎么看,我们活的还是我们自己。想做什么就去做吧,加油坚持,不用太在意周围的人怎么想怎么看,只要不违法不违德就好。
2017-03-08 22:53:08
当前的大多数人都是很浮躁的,也是很功利的,一切以有用或者短期内见效为目的,如果努力了一段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可能就会放弃,然后再重新开始寻找可能的捷径,找来找去,可能一事无成。
2017-03-06 23:12:16
成长是一个过程,生活无处不是修炼场,许多时候着急着快点成长,但是就像小猫抓自己的尾巴转了一圈又一圈却总也抓不住。静下心来做好自己每天该做的却发现原来自己已经在岁月安好中不知不觉的有了许多的不同。
2017-03-03 19:05:41
我们的精力有限,不可能说明事都能照顾周全,那么就给自己排排序,看看对自己来说什么是相对非常重要的事情,哪些是暂时排不上序的事情,这样就不至于天天忙忙碌碌,却把好多可能本来也重要的事情真的忙的没有时间去做!
2017-03-02 22:08:22
许多时候并不是我们真的有多忙,而是我们遇到事情时很容易认为自己很忙,如果缺少应对“忙”的经验的话就很容易心慌,心慌则神乱,许多的精力就会被白白消耗。保持悠闲的心,有条不紊的面对“忙碌”!
2017-02-27 21:04:20


当前的信息很发达,相关的书籍与课程也有很多,想成长自己相关能力的话有很多的渠道,加油,各位家长朋友!
2017-02-24 23:38:33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