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忙一段时间之后都需要休息,只不过每个人的休息方式可能不是太一样,家长通常会认为休息就是放下手机,或者躺在床上睡睡觉,或者看看书,喝喝茶,或者是散散步。
2025-08-18 08:12:54
虽然是种地,但也可以更好的磨练我的心性,可以照见自己的内心,有的时候会有执念在地里,当自己有觉察之后,可以更好的跳出来。
2025-08-17 08:10:25
很多家长树立规则之所以困难,可能本身意志就不坚定,再加上怕孩子哭,孩子一哭自己的心就全乱了,然后几乎所有的规则也就都没有了。
2025-08-16 08:08:47
要像真正的超越父辈是不容易的,尤其是从骨子里,从很多的模式上,不是说父辈的就一定不好,好的当然要保留,不好的我们要保持觉察,只有在保持觉察中在事上一点一点的磨练,才能逐渐的改变。
2025-08-15 08:58:28
作为心理咨询师,要想更好的完成自我的疗愈,可能有三关(不是观)是需要过的,一个是生死关,一个是金钱关,还有一个是感情关,当然过关并不代表不在乎,而是面对这些的时候,能更为通透,更为平和,更为稳定。
2025-08-14 08:16:47
从不接纳到接纳,从耗孩子的能量到支持到孩子,这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别人替代不了,只能自己一点一点的在事上磨,直到把自己的执念基本上都磨没了,能更多的关注到孩子这个人本身了,孩子通常也就开始好起来了。
我小的时候缺的东西有很多,因为家庭环境相当不好,所以经济上非常的紧缺,再加上为了上学有很多年都寄居在姑姑家的厨房里,所以很多年的时间里自己都非常的敏感、自卑。
2025-08-10 10:59:26
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不是做不成事情,而是我们更多时候是在内耗,内耗往往源自于既要又要还要,但是自己的能力却不太足。
2025-08-07 08:16:47
我们每个人的认知都是有限的,都有我们自己的局限性,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人没有相关的知识和意识的话,别人给他说这些他是听不懂的,略微超出一些还行,如果超出太多是没法理解的。
2025-08-05 08:21:27
不过面对自家孩子的时候,面对自己学生的时候,该教育还是要教育的,因为这是职责所在,只要是别过量,别太多就行,不然的话也会起反作用。
2025-08-02 08:18:08
很多人都在说不要介入他人的因果,过度介入确实不好,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因果,当我们过度介入的时候,会把他人的因果背到自己身上,从而也对于他人的成长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2025-08-01 09:11:37
文具多也不一定是坏事,比如说我可以用除草机快速的除掉没有庄稼的地里的杂草,可以用微耕机快速的翻地,这样可以省掉更多的力气,其他的各种工具用起来也都比较方便。
2025-07-31 16:18:26
做事的人通常都很难落好,而不做事的人往往又最喜欢点评别人,做事是很不容易的,而点评别人却非常的容易,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儿,点评就出来了。
2025-07-29 08:07:24
我们只是凑巧成了大人,或者成了父母,这并不代表我们就比孩子优秀,并不代表我们懂的就比孩子多,并不代表我们说的就一定是对的。
2025-07-28 08:26:06父母
写分享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的锤炼自己的思考的过程,同时通过写分享给自己 的思考留痕,否则的话,很多思考可能转眼就忘了。
2025-07-25 09:32:29
有效继续,无效改变,我称之为是焦点解决的总原则,不管任何时候,当我们迷茫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都回归到这8个字。
2025-07-22 08:16:54改变
学习最好是为了成长自己而学,同时学习最好是持续的学,正所谓未雨绸缪,等到临时抱佛脚的时候效果往往是不好的。
2025-07-20 10:28:27
在陪伴这么多期的学员们的过程中,有一个感受就是成长必须自己亲自体验,往往一个事情我都说过很多遍了,但是当事人如果自己没有亲自体验过好像依然没有听到过。
2025-07-19 10:27:24
不要轻信任何一个专家所说的教育观点,因为任何的所谓的有效的教育观点和经验都有其适用性,虽然说具有普遍性,但是一定要考虑到特殊性。
2025-07-18 09:11:01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因果,不要随意的去可怜任何一个人,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走出来的,都是自己一步一步决定过来的,正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任何事情可能都不只有一个面向。
2025-07-16 08:07:19
不要想着依靠任何人,也不要想着依靠任何平台,不要对任何人有幻想,任何幻想可能都是妄想,最后的最后都是打铁,还需自身硬,都需要依靠我们自身,当我们希望依靠别人的时候,别人还希望依靠我们呢!
2025-07-13 09:08:28